001设计总说明_建筑土木.docx
设计总说明1工程概况重庆高屋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甲方或建设方)拟在重庆市南岸区黄棚城兴建南山森林公园高屋休闲乐园配套一期项目。建筑场地按设计方案标高平场后,将形成数条环境及基坑边坡(各边坡详细状况见下表1.1)。受建设方托付,我院担当该边坡治理工程设计,永久边坡设计合理运用年限为50年,临时边坡设计合理运用年限为2年。本次为方案图设计阶段,要求在确保平安的前提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表1.1南山森林公园高屋休闲乐园配套一期边坡治理一览表边坡编号长度(In)高度(m)边坡类别边坡工程平安等级ABC39.4挖方岩土质边坡(永久边坡)二级CD15.5挖方岩土质边坡(永久边坡)二级DE36.2挖方岩土质边坡(永久边坡)二级EF15挖方岩土质边坡(永久边坡)二级GGl935.8挖方岩土质边坡(永久边坡)一级G1G245.1挖方岩土质边坡(永久边坡)一级G2H44.2挖方岩土质边坡(永久边坡)一级HI15.0挖方岩土质边坡(永久边坡)一级TJ18挖方岩土质边坡(永久边坡)一级MK273-14.3挖方土质边坡(永久边坡)二级KN32挖方土质边坡(永久边坡)一级NO16挖方土质边坡(永久边坡)一级OP25.2挖方土质边坡(永久边坡)一级PQ10.7挖方岩土质边坡(永久边坡)二级QR16挖方岩土质边坡(永久边坡)二级AlBl187.50-5.2挖方土质边坡(临时边坡)二级2设计依据2.1 设计托付书2.2 设计合同2.3 总平面图2.4 由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探讨院有限公司2016年3月所作重庆高屋森林酒店期工程(南山森林公园高屋休闲乐园配套一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补充勘察)。2.5 有关规范及图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检测技术规范DBJ/T50-137-2012;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T50-100-20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11SG81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5;挡土墙图集(MJoO8;地质灾难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o2.6 南山森林公园高屋休闲乐园配套一期边坡治理工程方案可行性评估报告、南山森林公园高屋休闲乐园配套一期边坡治理工程方案平安专项论证专家审查看法及南山森林公园高屋休闲乐园配套一期边坡治理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可行性论证专家看法。3工程地质条件3.1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重庆南岸区黄梅境,地貌分区上为重庆市中部构造平行岭谷(低山)地区,地貌类型为溶蚀槽谷地貌,处于近南北走向槽谷西侧斜坡中下部,地形总的面貌为斜坡地貌,斜坡整体倾向东南,西高东低,整体地形坡度535°,局部斜坡、陡坎处可达70oO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现状微地形地貌零乱,地形起伏较大,斜坡北侧已开挖形成了高约5.020.OOm的挖方边坡,坡角约42°,现已喷射混凝土封闭,未见滑动迹象,现状呈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斜坡南侧坡体表层较零乱,坡体局部镶嵌灰岩孤石,地形坡度20-35°,除坡表土层局部土溜外,斜坡整体呈呈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斜坡坡顶为一自然缓坡,坡体上植被发育,坡度2045°,基本为原始地形。坡脚黄桶坡马路西侧进大门外为一较平缓地带,坡度角25。3.2 气象水文(1)气象场地属亚热带气候,暖和潮湿,雨量充足,具春早夏长,秋雨连绵,冬暖多雾之特点。大气降水以降雨为主,雪雹少见。年平均气温(C):18.3C,极端最高气温():42.2(出现日期:2006年7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CC):-1.8(出现日期:1955年1月11日),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1。最冷月(一月)平均最低气温(C):5.7,最大平均日较差:11.9(出现日期:1953年7月)。年降雨量10001400mm,一日最大降水量:266.6mm(出现日期:2007年7月17日),年蒸发量:1079.2mm,最大年蒸发量:1347.3mm(出现年份:1959年),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肯定湿度:17.7mb1,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26.7(ms),风向:西北(出现日期:1981年5月10日)。(2)水文场地西侧斜坡坡底为一平缓地段,由于雨季部分低洼带汇合了地表水体,水体深度约0.50-1.0m,久晴即干。无地表水体。3.3 地质构造拟建场地构造上处于南温泉背斜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场地岩层产状280300°N7082°。其中优势产状为290。Z80oO场区内及旁边无断层通过。依据勘察报告,场地岩体内发育二组构造裂隙:裂隙JI产状:3555°N6075°,优势产状40°N70°,间距0.51.50m,隙宽0.22mm,粘土及砂泥质充填物,局部有白色钙质氧化物充填,裂隙面略起伏,结合很差,属懦弱性结构面。裂隙J2产状:180210°Z3560o,优势产状210°N50°,间距0.201.00m,隙宽16mm,粘土及砂泥质充填物,局部有白色钙质氧化物或褐色铁质氧化物充填裂隙面平直,结合很差,属懦弱性结构面。层间裂隙:依据勘察报告,场内粉砂岩、砂岩、页岩、泥岩岩层层面结合很差,属懦弱性性结构面,白云质灰岩、灰岩岩层层面结合性差,属硬性结构面。3.4 地层结构依据勘察报告,场地出露的岩土层由新至老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F)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d,)红粘土、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层(Q厂)碎石土;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的页岩、粉砂岩、砂岩以及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灰岩、白云质灰岩(T27),各岩土层工程地质基本特征按由新至老依次分述如下:3. 4.1第四系全新统1、人工填土层(Qj)素填土(Q;1):杂色褐黄色,表层含植物根系,主要由强中等风化灰岩、砂泥岩碎块石及软塑可塑状红粘土组成,稍湿,结构松散稍密,硬质含量约10%30%,粒径一般在20100nmb局部达20OmnI左右,新近回填时间超过1年左右,系原筑路回填及板房搭建时抛填形成,局部分布,最厚达1.6m2、残坡积层(Q严M)红粘土(Q;'Hd,):黄色褐黄色,其矿物成分以伊利石、高岭石为主,块状结构,具复浸水特性,表层含植物根系,夹灰岩、砂泥岩碎石,碎石含量约1035%,粒径为550mm,局部孤石直径达24m,自上而下软硬改变不明显,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摇振反应无。场区内分布范围较大,在地势平缓处厚度相对较大,最厚达20.7m,厚度改变较大,均一性差。粉质粘土(QJT):黄褐色,由粘土、粉砂组成,含灰岩、砂泥岩碎石,粒径550Innb含量1030%,可塑状,干强度、韧性中等,切面光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2、坡积层(Q)碎石土(QrqF):浅黄色、灰黄色、灰褐色,稍密,稍湿,碎石含量50/65%,棱角形,次棱角形,一般粒径20150mm,成分主要以灰岩为主含少量砂泥岩,充填红粘土,场区内分布范围较大,最厚达20.2Omo3. 4.2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J)粉砂岩(T3XJ):灰白色灰褐色;粗粒结构,泥质胶结,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少量暗色矿物及云母碎片组成。该层质软,岩芯较裂开,呈粉末碎块状,遇水即软化。该层主要分布在斜坡顶部坡体上,最厚达14.5m。砂岩(T3X):灰白色灰褐色;粗粒结构,泥质胶结,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少量喑色矿物及云母碎片组成,为场地较少岩层,最厚17.2m。页岩(TsJ):灰黑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局部含黑色薄层煤层级煤线,层理发育,为场地较少岩层,最厚&7m。泥岩(T):浅灰、紫灰、红褐色等。矿物成分主要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为主,局部泥质粉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含砂质重,岩芯表层夹有灰绿色砂质条带、斑块,砂质含量不均,夹砂质泥岩、砂岩薄层、透镜体,分布无规律。岩质软硬不均。强风化带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芯裂开,呈碎块状、片状,质极软。中风化基岩较完整,岩芯呈短柱状、柱状,为场地极少岩层。3. 4.3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白云质灰岩(T2V):灰白色灰褐色,细微隐品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夹角砾状灰岩,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含方解石、白云石等矿物成分。岩溶发育,岩芯表面呈蜂窝状的溶孔,部分地段有溶蚀空洞,富水性好。主要分布于场地东侧靠路地段,多见刀砍纹,风化后颜色较深,表面粗糙,溶沟溶槽发育。灰岩(TJ):灰色灰白色,细微隐晶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夹角砾状灰岩,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局部发育方解石脉。强风化岩体:岩芯较裂开,呈小碎块碎块状,可见铁质浸染的溶蚀状小孔洞发育,裂隙发育。中等风化岩体:岩芯呈碎块状短柱,锤击声较瞭亮,稍微回弹,难击碎,岩质较硬,为场地主要岩层,主要分布于场地斜坡地段,风化后颜色相对较浅,表面光滑,据勘察报告,该层部分地段溶蚀现象严峻,岩芯表面呈蜂窝状的溶孔。3.5 水文地质条件依据勘察报告:场地地表水不发育,对岩土体的稳定性影响小;地下水主要为基岩及岩溶裂隙水。场地内未见地下水,场地内浅部地下水贫乏,局部存在上层滞水及少量地下水,水量受大气降雨影响而改变,施工中应加强地下水、地表水的抽排、拦截措施。3.6 不良地质作用据勘察报告,建筑场地处于构造相对稳定地带,场地及周边未见滑坡、倒塌、泥石流、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西侧斜坡,坡高5.020.Om,为土质边坡,坡体表层因人工开挖比较零乱,为临时边坡,局部有小型土溜现象,边坡现状呈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斜坡外为南山森林爱护区,植被发育。依据勘察报告,本场地岩溶微发育。4设计参数4.1主要岩土设计参数见表4.1所示。表4.1主要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项目素填土红粘土粉质粘土碎石土粉砂岩砂岩页岩泥岩白云质灰岩灰岩岩土体重度(KNm3)自然19.8»18.219.819.62424.224.8»25.2*26.2*26.5饱和20.6*18.720.220.324.224.425.0425.4*26.5*26.7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MPa)自然(MPa)/Z/4.88/4.91/49.7饱和(MPa)/Z/2.95/2.90/41.26岩土体抗剪强度C(KPa)